照明热线  0769-82836920    English
首页>新闻动态>公司新闻

光与色彩

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1-28

对很多人来说,颜色像一个大大的谜团。

 

色到底是什么?

颜色又是如何命名的?

色彩搭配技巧难吗?

怎样把握色彩与情感的关系?

 

让我们从科学角度出发,梳理色彩学基础知识,拨开颜色的重重迷雾,揭开颜色的奥秘。


现代色彩学认为,颜色具有客观性,又有主观性。它具有三个要素:光源、物体和观察者。正因为它受到诸多的因素影响,它才这般变化多端。而它的变化性、流动性,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
 

 

1611706608237025096.jpg

 

一般我们讲色彩的时候,光源是比较少被提到的,但其实光源是色彩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对物体的颜色影响非常大。

 

 

颜色三要素之

光源

 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449.jpg

 

通过上图的例子,我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影响。平时白天的兰斯大教堂,外墙是非常朴素的暖灰色,庄严古朴。但在灯光秀里,它在黑夜中称得上璀璨流光、灼灼生辉。完全看不出白天的模样。


这就是用人工光源,改变物体色彩的一个例子。


同样的,自然光源下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现象。

现在大家想想,天空是什么颜色的?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542.jpg

 

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说:蓝色。但天空真的每时每刻都是蓝色的吗?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547.jpg

 

天空当然可以是蓝色的,但它可以是昏黄的,也可以是灰白的,也可以是神秘的紫红色。这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、节气的春夏秋冬,带来的天空色彩的变化。


在不同的时间段,阳光和天空光(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和漫反射)的颜色(色温)会因时间变化而变化,而且变化幅度可以非常大。敏感的艺术会观察到这些微妙的变化,并用画笔凝固这些美妙的瞬间,在人类的艺术史上留下一笔珍贵的宝藏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553.jpg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558.jpg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06.jpg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10.jpg

 

而人的眼睛,或者说人的意识,对于这样的光源(色温)变化,不会非常敏感。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头脑具有白平衡和颜色恒常性的特点。


比如一个白色的东西在发黄色的灯光下看,光谱测试会告诉你,这个颜色是偏黄色的。但你的头脑会“自我校正”,依然觉得它是白色的。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,人才会对这样的色差变得敏感。


但对于照相机来说,传感器的颜色响应曲线和人眼有所不同,所以它需要专门的白平衡算法。在更加复杂的光照条件下(比如有多个不同色温的光源),还需要手动做特别的白平衡设置。前段时间刷屏的“白金裙子还是蓝黑裙子”问题,其实就是人眼(和相机)的白平衡问题。


不正确的相机白平衡设置,会影响照片的整体色调。偏冷的光源,如荧光灯、日光的背阴处,照片会发蓝。偏暖的光源,如白炽灯、日出日落时的自然光,照片会发红或者发黄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19.jpg

 

除了物体颜色的色相之外,物体颜色的饱和度和明度分布也和光源(的方向性)有非常大的关系。


物体根据和光源的位置不同,可以大致分为受光面、侧光面和背光面。在受光面的高光区,颜色会更加接近光源色,并且明度最高。侧光面是中间调区域,色调和明度由于光源强度的下降、环境光的反射,会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变化。而背光面,则会更接近环境色,受到环境光、反射光的影响更大。这样的明暗变化(以及色调微弱的变调),正是形成物体立体感的关键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23.jpg

 

再者,如果光源的方向性不强,光就会从各个方向照射到物体上,那么物体的这个三维结构就会显得比较朦胧,反差不明显,这是所谓的“柔光”。


“柔光”会弱化物体的三维结构,适合表现比较温柔的主题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28.jpg

 

如果光源的方向性非常的明显,也就是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光强度特别高,就会形成高反差的画面,在物体的三维结构上留下浓重的阴影,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光线很“硬”。


这样的布光,往往会在物体的上形成明显的轮廓线,强化三维结构,适合那些需要表现力量感、需要强调轮廓感和线条感的场合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32.jpg

 

所以,布光是摄影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。在一些比较大型的项目上,比如影视剧拍摄中,灯光师还会是一个专门的工作。不同的光线条件会极大的改变整个画面的气质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10125080636.jpg